❖ 好!消!息!
在历经33天的试通水运行后
南水北调配套工程通州水厂一期工程
正式投入运行了!
23万通州居民喝上南水啦~
也就是说,此时通州的小伙伴们,
现在打开家里的水龙头,
汩汩流出的就是甘甜清凉的南水!
远道而来的南水
是如何流进通州百姓家里的?
水质如何?喝着放心吗?
带着这些问题,
咱们一起进水厂里探一探吧~
通州水厂小档案
➯投用时间:通州水厂位于台湖镇,自2015年9月正式开工,2016年完成主体工程以及相关设备的安装工作,2017年7月试通水,8月26日正式投入运行。
➯ 供水情况:水厂全部取用南水北调水源,日供水能力20万立方米,试通水运行后,按照分阶段、分区域逐步增量的调度原则,日供水量由3万立方米增至5万立方米,有效缓解了通州城区供水紧张的局面,大大提高城市副中心供水安全保障度。目前,每日供水量5万立方米。
哪些地区能喝上“南水”?
通州水厂于7月24日试通水运行,日供水量3万立方米,主要供水范围是通州城区怡乐西路以东,六环路西,京津公路以南,万盛南街以北地区,面积约13平方公里,服务人口包括桃花岛、时尚街区、大方居、巴克寓所等67个小区和街区,用户以居民用水为主。
经过半个月的持续监测,供水水质安全稳定。8月8日,自来水集团将通州水厂日供水量增至5万立方米,供水范围扩大至玉带河大街、玉桥西路等区域,供水面积20平方公里,服务人口23万人。目前,水厂供水平稳、水质合格,居民反映普遍良好。
供水安全如何保证?
此前,通州城区供水主要来自通州地下水水厂、甘棠水厂、朝阳北路和广渠路东延输水管线来水四个方面,日供水能力17.4万立方米。通州水厂投入使用后,共有五路来水稳定为城市副中心和通州城区输水,有效缓解了通州城区供水紧张的局面。
下一步,城市副中心将加速推动地下水压采、自备井置换等工作,进一步保障居民用水安全,促进区域地下水资源的涵养和恢复,避免地质次生灾害。
通州水厂一期工程采用了预处理、常规处理及臭氧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,出厂水水质完全能够达到国家106项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。同时,在试供水范围内设置水质监测点24处,密切关注管网水质风险点和重点用户,确保让居民喝上安全、优质、放心的自来水。
下面大家就跟小水进入水厂
实地去看一看~
走进厂区,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个方方正正的“巨无霸”。
在这些建筑里,格栅间、沉淀池、砂滤池、活性炭池等车间依次分布,“南水”想要流进百姓家,必须要一一过关!
闯关开始!
➣“南水”首先进入第一道格栅间,原水中直径超过1厘米的杂质被除去后,进入导流堰。
➣第二道工艺是预臭氧净水工艺,专门用来氧化、分解水中溶解性的有机物,杀灭或抑制藻类、原生生物的繁殖,改善混凝条件。
由于南水北调水源经长距离输送,来水水质存在不确定因素,水厂在格栅前侧进水端还设置了预投次氯酸钠装置,用于杀死藻细胞、微生物。
粉末活性炭投加装置,用于去除溶解性有机污染物和水中异味。
▲各个车间门口的门禁,严格保证饮用水安全。
▲工作人员在车间进行日常巡视。
➣接着,“南水”进入第三道关——高效沉淀池车间。
脚下的水池里,清水正哗哗流动,池底密密排列着白色的斜管,与地面呈60度斜角。水厂技术人员说,斜管的作用是延长水在池中的停留时间。
➣第四道关是石英砂滤池,是水厂常规处理的重要设施,主要是去除水中的悬浮颗粒物。
➣第五道关——主臭氧反应池,”南水”在这里进一步氧化去除有机物。
➣接着,进入第六道活性炭滤池,进一步吸附和过滤水中的有机物和难以沉淀的杂质。
被过滤后的清水经过再次投加次氯酸钠,进一步去除水中的微生物,同时确保水中具有持续的杀菌消毒作用。
➣经过以上多道工艺处理后,南水想要出厂,还得经过实验室检测。
检测结果达到国家106项生活饮用水标准后,水将通过清水池进入吸水机及配水泵房,然后通过厂外配水管网,流进千家万户。
综合:北京通州发布、通州水务